close

  統計是科學,統計數據不能任人打扮,否則,統計的公信力就像層窗戶紙,捅破了容易,維護、修複很難。統計數據造假也是重大腐敗文/鄧子慶
  ■文/鄧子慶
  又到年底,各式統計數據紛紛出籠。據《南方都市報》,1月18日,廣東省政協委員吳茂珠談及“敏感”的統計數據造假問題,稱領導幹部的焦躁會造成“數字出官、官出數字”。不料其發言兩度被同組委員打斷,並要求對她的話不要記錄。
  真應該為這名敢說話的政協委員鳴不平。開政協會議就是要讓委員積極履職、共商國是,無端打斷委員發言,不僅很不禮貌,也是不講政治紀律之舉。更令人如鯁在喉的是,若打斷發言者是被質疑造假的官員還情有可原,卻偏偏是同組的政協委員。這種自己不說話還不容別人行使監督權的政協委員,不僅不尊重他人,更不尊重自己的身份,其履職態度讓人遺憾。
  事實上,很多統計數據並非國家秘密,有啥不能質疑呢?統計數據既然搞出來了,理當不怕人家監督。吳茂珠既然質疑“數字出官、官出數字”,持反對意見者大可拿出有力證據進行回應,而非此地無銀地打斷其講話——莫非有些政協委員以為大家都不說,統計數據造假就沒啥問題了?還是自降身價地以為政協委員沒有監督統計數據造假的權利?抑或認為政協委員就該當“啞巴委員”、“花瓶委員”,甚至默認“行使監督就是給政府抹黑”之扭曲理念才對?
  前不久,有媒體報道廣東東部一名鎮長講了一件事:“我們每年都要上報一些經濟數據,這些數據沒有人來核查,甚至上面也希望你按照其所定的標準來報。我們根本沒有財政收入,但2012年的工作報告中寫了1000萬,後來全票通過了。”如此吹大牛的報告卻輕易獲得人大全票通過,著實讓人懷疑民主監督在一些地方成了過場。眼下,這名廣東政協委員只是質疑統計數據造假便被兩次打斷,如此看來,“數字出官、官出數字”在一定範圍內儼然成了“皇帝的新裝”——明明知道有問題,大家卻你不說我不說,好不容易有了一個“小孩”指出“皇帝沒穿衣服”,還被壓了回去。
  有一個笑話。問:“你口袋里只有50元,卻搞一大堆數據證明你實際有100元的是什麼人?”答:“騙子。”“錯,是搞統計的。”這是個笑話,在一些地方這卻是“真話”。《人民日報》2003年曾報道黑龍江肇東市某鄉實際只有21頭奶牛,但最終“統計”結果竟達到2100頭;2012年,全國各省(區、市)核算出的GDP相加總量達到57.69萬億元,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高出5.76萬億元,相當於多出一個廣東的經濟總量。這多出的一個“廣東省”,有沒有造假成分呢?答案應該是肯定的。不得不說,屢屢爆出的統計造假問題,既反映一些地方政府的作假水平很高,也反映出監督的虛置——有發言權者無所事事地看“皇帝的新裝”,問題豈能得到有效解決?
  必須提醒的是,經濟數據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,以及宏觀決策和預調微調政策的出台。早在2012年12月,習近平就指出,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,是有效益、有質量、可持續的增長。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也表示,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。誠然,統計是科學,統計數據不能任人打扮,否則,統計的公信力就像層窗戶紙,捅破了容易,維護、修複很難。要重拾統計的公信力,不僅需要淡化GDP在考核中的分量,更要增強統計部門的獨立性,使統計數據儘量擺脫官員的鉗制,改善監督環境,讓監督者勇於、敢於指出皇帝究竟有沒有穿衣服。  (原標題:統計數據造假也是重大腐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50oakae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